找到相关内容54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五戒

    造谣惑众等是犯了妄语戒;贩卖鸦片、注射吗啡、私造烟酒等是犯了饮酒戒。   说到持戒,初入佛门的人总会畏惧,以为持戒后这样不能做,那样也不能做,未免太拘束。其实戒的意义是防非止恶,不但不是束缚,而且包含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3743594.html
  • 泰国老虎洞龙波詹年长老与台湾心道法师欢喜相见

    开朗的微笑,与心道法师见面对话时,更不时以亲切幽默的对话,让现场的大众开怀大笑。 特别的龙波詹年长老,每天身负30公斤重的佛牌,借此苦修也加持佛牌,看见有缘人便开心地到处结缘,长老亲切不拘束的作风,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资讯|两岸|台湾佛教|灵鹫山|心道法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5/12025181145.html
  • 十种站相所透露的心理奥秘

    保留态度或轻微拒绝的意思,也可能是感到拘束和缺乏信心的表示。   将双手插入口袋:不表露心思、暗中策划的表现;若同时弯腰弓背,可能说明事业或生活中出现了不顺心的事。   喜欢倚靠站立,不是靠墙,...

    佚名

    |社会|教育|纪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9/20254590887.html
  • 如何参访寺院

    只要虚心求教旁人,在寺院中的每一位法师与居士,都会亲切和善的适时为访客解开疑惑,即使是初来乍到或非佛教徒,都不必太过拘束、紧张。  有了概略的认识後,想必您不再担心自己会不知所措了。找个空闲到寺院走走,...

    张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0745981.html
  • 关于我国早期佛教美术的几个问题

    。故事画中的人物形象之保持域外的形式,是因为故事的内容是外国事情,所以也因袭了外来的形象,但构图及环境、道具的描写则不受此拘束,画家可以根据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加以创造。   佛、菩萨等既是宗教形象,同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93456600.html
  • 十善为总相戒.十善摄一切戒:(摘录)

    ,也是一切律仪戒的基础,更是无上佛道的基础。故在《大智度论》卷46云∶“有二种戒,有佛时,或有或无;十善,有佛无佛常有”。   △唯有把十善法当作佛教徒的戒条来遵守,才有强制实践的拘束功能。故在《杂阿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91957835.html
  • 玄、禅与美

    意味着从形器之拘束中超越出来,进达形上之天道,落实到士人心理上,就是重一己心理之体悟,而忽略外在之形器。落实到审美心理上,就是对超越境界的追求。中国哲学有重境界的倾向,中国美学同样有重境界的倾向。当前...

    李昌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13358596.html
  • 禅的试题十道

    、不了缘会不实、不达诸证不异、不趋平常无为,又将会如何?   10、谁能于三藏精要法句下再出手眼、评断妙义?  谁又能于密乘极处以禅机消解而融通?  谁更能于当今知识言句下活身而出、不受拘束而点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02762552.html
  • 悟、破、当下──禅艺术与花艺

    悟、破、当下──禅艺术与花艺  宗教与艺术自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,而禅,则是所有宗教中最具有艺术特质的。  艺术创作需要活泼的心灵与直观的能力,但宗教为了生命超越却总有种种的戒律禁忌,因此与艺术的相融乃必须有赖另一层次的统合。而禅却不然,「魔来魔斩,佛来佛斩」,这种不受拘束的性格与艺术家相同,而一旦凡圣俱遣,洞见本性,禅者生命的全体更就是艺术的自身。  以禅为主题的艺术,内涵多聚焦于「破、悟、当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10271712.html
  • 曹洞禅法

    本源为佛性,所以无须四处去求佛,佛在性中,心即是佛,得道靠顿悟,用不着以打坐息想、起坐拘束其心地终年修行来渐悟。曹山本寂也认现象是本质,心即佛,即相即真。天童正觉认为心是诸佛的本觉、众生的妙灵,只因无明...

    项运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0474512.html